打印页面

首页 > 新闻中心法治:列表 南充构建广度、深度、温度立体化法律援助体系

南充构建广度、深度、温度立体化法律援助体系

南充新闻网记者 冯方雄 杜杰

法律援助既是一项彰显政府责任的“民生工程”,也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困难群众合法权益的“民心工程”。近年来,全市司法行政部门和法律援助机构紧紧围绕 “法律援助民生工程目标任务”,不断扩充法援覆盖范围、提升法援队伍素质,惠及更多人群。近3年来,全市法律援助案件稳居全省前列,共为8.3万余人次提供法律援助服务,避免和挽回经济损失1.8亿余元。

应援尽援有广度 打造“一小时法援圈”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法律援助工作,将法律援助作为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的纽带和桥梁,出台相关政策,切实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和困难,推动我市法律援助工作向更高层次、更高水平迈进。我市司法行政机关和法律援助机构把服务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着力点,不断加大工作力度,注重提高服务质量,实现24小时全天候咨询服务。为更好做到“应援尽援”,满足更多困难群众的法律援助需求,司法行政部门从实际出发,降低法援门槛,扩大法援范围。

在不断完善“一小时法律援助服务圈”的基础上,升级了全市统一的“12348”法律服务热线,搜索网络援助服务,依托司法行政公共法律服务网上平台,开通了网上法律咨询、在线法律援助申请、流程网上审批办理服务,降低了援助成本,使法律援助触手可及。

将经济困难审查标准由“低保”扩大到低收入群体,将就业、就医、社会保障等与民生权益保护密切相关的热点、难点问题纳入援助事项范围。积极探索建立法律援助参与申诉案件代理制度,推行“点援制”服务,让受援人根据援助律师的专业方向、执业年限、办案经历自主选择承办律师,更好地满足受援人差异化法律需求。开辟农民工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对申请劳动报酬和工伤赔偿法律援助的,不再审查经济是否困难,一路“绿灯”。对涉及人数多的群体性农民工维权案件,先行指派援助律师提供法律援助,事后补办审批手续。

应援优援有深度 铸造法律援助“铁军”

法律援助要能真正惠民利民,除了有广度更要有深度。为更好地服务“155发展战略”,司法行政机关和法律援助机构坚持与时俱进,用“绣花”功夫,创新法援新模式,抓好精准法援,提升法援队伍整体素质,提高法援执行力,做到“应援优援”。

2016年8月至2017年5月,包工头张某雇请陈某某等20人在某建设工地务工,当工程完工并投用后,张某仍拖欠每位农民工2000至8000元不等的工资。2018年11月,陈某某等20人来到顺庆区法律援助中心申请法律援助,该中心开通农民工讨薪绿色通道,当天受理并指派四川罡兴律师事务所律师唐亮、王鹏宇办理此案。

援助律师迅速介入调查了解案情,并及时做好农民工的情绪安抚工作,开展以案说法教育。随后援助律师在将相关证据收集完成后,迅速启动诉讼程序。开庭前,法院组织诉前调解,张某不再回避问题,按时到达法院,通过法官、援助律师普法释法,当即与农民工分别达成调解协议,分两次支付拖欠农民工工资7.3万元。

帮助20名农民工讨回血汗钱,是我市法律“应援优援”、实施精准法援的一个缩影。近3年来,全市以“为农民工讨薪专项法律援助行动”“法律援助进社区”“法律援助进乡村”“法律援助进军营”等活动为抓手,全面实施法律援助民生工程,为群众提供多平台、信息化法律援助服务。开展了为农民工讨薪法律援助专项活动。在2019年春节前后,开展为农民工讨薪法律援助案件340件,为350余名农民工讨回工资1700余万元,有力地维护了农民工合法权益,促进了社会稳定,得到市委、市政府和省司法厅主要领导充分肯定。

此外,我市还通过建立法律援助律师库、加强法律援助业务培训等方式,不断充实法律援助人员队伍、提升法律援助人员的综合素质,打造一支“法援铁军”。近3年来积极组织全市法律援助机构人员参加司法部和司法厅统一业务培训5次,组织各类法律援助业务培训30场次,参加的执业律师、援助律师、基层法律工作者达400余人次。

援手护贫有温度 营造和谐稳定社会氛围

通过法律援助案件的办理,让更多困难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密切党和政府与群众的血肉联系,这既是我市法援工作者铁肩担道义的职业奉献、援手护贫弱的公益情怀,更是构建和谐社会、齐心协力奔小康的现实需求。

八旬老人沈某体弱多病又无经济来源,老伴去世后,五个子女中部分子女不再按照约定履行赡养义务。无奈之下,沈某来到仪陇县法律援助中心求助,仪陇县至诚法律服务所法律工作人员黄永被指派办理此案。为了维护沈某的合法权益,黄永通过多方调查取得证据。之后,在征求沈某诉求后,黄永前往法院立案。庭审中,法院根据证据及当事人陈述,最终判决子女分别向沈某支付赡养费3600元;按照年龄大小依次照顾沈某。

最终,在法律援助下,沈某过上了老有所依的生活,得以安享晚年。事后黄永还曾多次将沈某及其子女聚在一起,向他们讲法理、道人情,消除因对簿公堂带来的隔阂。沈某子女与沈某本人事后也多次向法援律师表达感谢之情,让他们一家人能重归和睦。

近年来,我市加大法律援助脱贫攻坚工作探索力度。将全市建档立卡的57万户贫困户全部纳入了法律援助范围,实现法律援助全覆盖,只要在册贫困户有法律援助需求,贫困户无须回原籍开具两级经济困难证明,就通过绿色通道可得到法律援助服务。同时,在法律援助机构设立专门的接待窗口和服务专区,对贫困户开设电话预约和上门受理等服务。“我们希望通过以上举措,使法援工作离人民群众越来越近,使贫困人群打得起官司,自身合法权益能得到充分保障,通过法援让他们‘身暖心更暖’。”市法律援助中心主任邓文丽说。

文章来源:http://www.cnncw.cn/2019/1206/30561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