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页面

首页 > 专题小康路上不落一户一人果城扶贫故事汇 “靠自己的努力脱贫,脸面更有光”

“靠自己的努力脱贫,脸面更有光”

●南充新闻网记者 李奎

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截至2017年底,全市共有49万人告别了贫困,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10%下降为1.5%。在这场战役中,贫困群众树立起不等不靠、自力更生的意识,靠自己勤劳的双手摆脱了贫困。他们说,自从被评为贫困户那天起,一直感到脸上无光,睡觉都不踏实。如今,靠自己的努力脱了贫,睡觉更加安稳,脸面更有光。

放牛娃成了“牛董事长”

嘉陵区积善乡天宝宫村国强养牛合作社牛圈旁,站着一名50岁左右的中年男子,看上去不起眼,谁也不会把他和存栏200余头优质肉牛合作社的法人代表联系在一起。就是这样一个人,凭着自己坚强的毅力,在党委、政府的帮扶下,实现了从放牛娃到“牛董事长”的转变,率先脱贫后,他又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

20年前,只有小学三年级文化、守着一亩三分地过日子的唐国强,心中没有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得过且过混日子。

2014年,唐国强被评为贫困户,帮扶干部为其量身制定了脱贫规划。依靠妹夫常年贩卖黄牛的优势,唐国强尝试饲养黄牛。很快,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帮助下,唐国强成功借到了小额信贷资金发展产业,买回一头小牛崽,悉心照料。大家都笑着说:“咱们村出了个‘年轻’的放牛娃。”由于养牛技术少,草料好找,风险不高,牛儿一天比一天膘肥体壮,年底一出栏,居然还赚了四五千元。

尝到甜头后,2015年,唐国强用12头牛、扶贫小额信贷资金3万元,以及支农再贷款10万元牵头入股国强养牛合作社,成为法人代表。在各级部门的帮扶下,牛棚很快建好了,30头黄牛也到位了,形成国强养牛合作社的雏形。2016年8月,天宝宫村干部带头入股,贫困户利用产业扶持资金入股合作社分红,共筹集资金40余万元,加上银行作为帮扶单位捐赠的14.3万元帮扶资金,作为合作社的第二笔发展资金,养牛场规模进一步扩大。年底,一些贫困户见“有利可图”,又利用50万元扶贫小额信贷入股合作社。第三笔发展资金到位后,唐国强将养殖规模迅速扩大到120余头。

牛是多了,可又有了新的烦恼,一些外地买来的牛因水土不服生了病。为了规避养牛风险,嘉陵区畜牧部门及时为合作社提供技术支持,帮扶银行为120头牛购买了保险,解决了合作社发展的后顾之忧。

2016至2017年两年间,唐国强共获得了5万余元的分红和奖励。2017年初,第一届积善乡黄牛美食节举办,130余桌食客为国强养牛合作社做了最好的宣传,“积善黄牛肉”声名鹊起;2018年1月,黄牛美食节规模达到210余桌,更是吸引了四面八方的游客。

为了让黄牛卖出好价钱,唐国强又拓展电商渠道,注册了“积善黄牛肉”商标,实行网上销售,把黄牛肉销售到全国各地市场。

完成转变的唐国强,依然不分天晴下雨、白天黑夜,全身心扑在养牛合作社里,一心要把养牛合作社做大做强。“我的目标是带领全村的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唐国强说,他会一直为此努力。

残疾贫困群众办起加工厂

他是一名贫困群众,还是一名残疾人,如今,建起了一个面厂、一个酒厂,还计划再办一个醋厂。他就是来自南部县老鸦镇松林村的赵清武,今年53岁。

1998年,赵清武在新疆挖煤,遇到塌方,没跑赢,脊柱遭压碎,为了保命,被锯了一条腿,另一条腿也失去了知觉。回到家后,赵清武哭了一场又一场,既不想见外人,也不想说啥话,只是一个人呆呆地想、傻傻地坐。那个时候,他还有两个孩子,一个10岁、一个11岁,生活的担子全部压在老婆的身上。在床上整整躺了一年后,赵清武不但得了褥疮,还得了肾盂脓肿、败血症。生活没有半点希望,反而雪上加霜,度日如年。

那段时间,赵清武一直在想:自己不但挣不到钱,反而拖累家里,不如死了算了。但看着两个孩子,赵清武不忍心就这样撇下他们,孩子给了他活下去的勇气。从那以后,赵清武在床架子上吊了根绳子,上下床用手拉着绳子慢慢活动,洗衣服就用木棒在桶里搅,慢慢地,他基本能生活自理了。

2014年被评为贫困户后,在村干部和帮扶干部的关心下,赵清武看到村里的老乡都在搞“四小工程”,都在发展产业,心里也痒痒的。他发现,村里人加工挂面要走几公里甚至十多公里山路,做一次挂面往往要跑2天。赵清武就给帮扶干部说,自己想办个挂面加工厂。

“你行动不便,能做得了吗?”帮扶干部关心地问。

“能行,自己不行,就找人合伙。”赵清武语气坚定。

得知赵清武有创业的想法后,帮扶松林村的南部县委办领导协调信用社,解决了资金问题,挂面加工厂很快建了起来。市残联、县残联干部多次上门嘘寒问暖,捐钱捐物,还把赵清武安排到农民夜校培训技术,帮助他成立合作社。经过媒体宣传,赵清武成了“网红”,如今他的挂面还卖到了重庆、西安等地。

办挂面厂有了效益,赵清武又办起了酒厂。 (紧转2版)(紧接1版)无论是加工挂面,还是酿酒,他一直坚持原生态,凭良心做生意。因为品质有保证,他每个月仅在微信上就要接单200多个。

自己摆脱了贫困,赵清武又计划再开一个醋厂。他牵头成立的老鸦镇“自强农业合作社”,共有5户残疾贫困户参加,合作社每个月按时发工资、分红,最多的时候,每户残疾人一个月能分红2000多元。

种植无公害蔬菜年收入20万元

每天到大棚里“伺候”长得绿油油的蔬菜,是戴玉最开心的事。

自主创业、摆脱贫困,戴玉向亲友借了20余万元,建起了蔬菜种植大棚,如今将蔬菜卖到了南充、成都等地,年收入达20万元。

今年46岁的戴玉是阆中市福星乡黑土地村人,由于家里穷,她只读了小学,16岁就外出务工,上个世纪90年代与丈夫一起到北京一大棚蔬菜种植基地打工。夫妻俩平日勤俭节约,除供孩子上学外,无其他存款,家庭经济拮据,属于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

考虑村里土壤肥厚,光照、水源充足,2015年底,戴玉回到家乡决定创业。因为长期不在家,想创业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事情,没土地、没资金,让戴玉束手无策。开弓没有回头箭,本着对村里实际环境的了解,面对政府和帮扶干部的热心帮助,戴玉毅然决定在创业路上继续前行。

2016年,在全乡统筹帮扶规划中,福星乡了解到戴玉本人长期在外学习大棚蔬菜种植,便组织黑土地村党支部、村委会流转土地40余亩,多方协调资金19万元,戴玉又向亲友借了20余万元。夫妻俩起早贪黑修建大棚、种植蔬菜,到目前,两人在黑土地村已建成总占地面积40余亩的有机蔬菜园区,建成了200平方米的蔬菜种植棚12个,300平方米大棚15个,温室3个,所有大棚引入滴灌技术,全部种植有机无公害蔬菜,如黄瓜、豆角、西红柿等,这些蔬菜主要销往周边学校,南部、阆中各大超市争相订购,部分蔬菜甚至远销南充、成都等地,戴玉夫妻俩年收入也达20万元左右,一下摆脱了贫困。

戴玉摆脱贫困后,为让更多的贫困群众致富,她把自己多年积累的种植技术和经验,无偿传授给周边村民和前来参观学习的外村群众,并从经济、社会效益等方面与种植户算明白账,鼓励他们实行科学种植、规范管理,加快良种改造步伐。通过她的精心指导和带动,目前黑土地村10余户贫困群众也告别了贫困。

文章来源:http://www.cnncw.cn/2018/1022/249479.shtml